硬度測試的辦法有洛氏硬度、布氏硬度、維氏硬度、里氏硬度、肖氏硬度、巴氏硬度、努氏硬度、韋氏硬度等。
硬度測試內容如下:
1.洛氏硬度:以壓痕塑性變形深度來確認硬度值的目標。以0.002毫米作為一個硬度單位。當HB>450或許試樣過小的時分,不能選用布氏硬度實驗而改用洛氏硬度計量。它是用一個頂角120°的金剛石圓錐體或直徑為1.59、3.18mm的鋼球,在必定載荷下壓入被測資料外表,由壓痕的深度求出資料的硬度。
2.布氏硬度:布氏硬度(HB)一般用于較軟的資料,如有色金屬、熱處理之前或退火后的鋼鐵。
布氏硬度(HB)是以必定巨細的實驗載荷,將必定直徑的淬硬鋼球或硬質合金球壓入被測金屬外表,堅持規則時刻,然后卸荷,丈量被測外表壓痕直徑。布氏硬度值是載荷除以壓痕球形外表積所得的商。一般為:以必定的載荷將必定巨細的淬硬鋼球壓入資料外表,堅持一段時刻,去載后,負荷與其壓痕面積之比值,即為布氏硬度值(HB),單位為公斤力/mm2 (N/mm2)。測驗載荷與測驗鋼球的直徑需依據資料的實踐功能再確認;
3.維氏硬度:和布氏、洛氏硬度實驗比較,維氏硬度實驗丈量規模較寬,從較軟資料到超硬資料,簡直包括各種資料。維氏硬度的測定原理基本上和布氏硬度相同,也是依據壓痕單位面積上的載荷來核算硬度值。所不同的是維氏硬度實驗的壓頭是金剛石的正四棱錐體。實驗時,在必定載荷的效果下,試樣外表上壓出一個四方錐形的壓痕,丈量壓痕對角線長度,借以核算壓痕的外表積,載荷除以外表積的數值便是試樣的硬度值,用符號HV表明;
4.里氏硬度:里氏硬度是以HL表明,里氏硬度測試技能是由瑞士狄爾馬博士創造的,它是用必定質量的裝有碳化鎢球頭的沖擊體,在必定力的效果下沖擊試件外表,然后反彈。因為資料硬度不同,碰擊后的反彈速度也不同。在沖擊設備上裝置有永磁資料,當沖擊體上下運動時,其外圍線圈便感應出與速度成正比的電磁信號,再經過電子線路轉換成里氏硬度值;
5.肖氏硬度:簡稱HS,表明資料硬度的一種規范,由英國人肖爾首要提出。運用彈性回跳法將撞銷從必定高度落到所試資料的外表上而發作回跳。撞銷是一只具有頂級的小錐,頂級上常鑲有金剛鉆。
以上就是硬度測試的方法和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如果沒有特別說明,文章都是知金原創的。如需轉載,請注明來自www.oaimchem.com